生產管理總結為三句話:1、培養三種意識;2、緊跟過程控制;3、再加二把武器。 01 培養三種意識 做為品質培訓,講得最多得就是什么叫做品質,怎樣做好品質,往往你在臺上講得口干舌頭軟,臺下受訓者想睡覺。 培訓完后,受訓者交頭接耳,最后匯成一句話:好是好,就是對我們不實用!作為培訓者聽了,半條小命又氣沒了。 質量其實就是簡簡單單一句話:質量=良心+責任心。這樣受訓者又好記,也容易理解。 有時員工自己也會問,我拿了公司的錢,又沒干好活,是不是對得住自己的良心;如果因自己沒干好的事情,造成公司大的損失,良心更過不去,生產和品檢人員也同樣會反問。 大家有了這個意識,再適當往下引導,這個質量原因也不是很難控制,只要稍微有點責任心,就不會出這個質量事故了。 因為中國人有個習慣,就是怕對不起自己的良心,他們會主動問你,以后我們怎樣才能做好品質呢?此時孺子可教也,可以培養員工品質的三種意識了! (1)自檢意識 產品質量是制造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生產質量控制的密決是:讓每個人做好自己的產品。 要求員工對自己生產的產品,要自我進行檢驗,只有自己認為是合格品,才可以流向下道工序或車間,在自檢中發現的不合格品,要自已做好標識并把它分開放置。 (2)互檢意識 對于上道工序或車間流過來的產品,必須員工不要看都不看,就忽拉拉往下做,要檢驗認為是合格品,才可以進行生產,對查到上工序或車間的質量問題,要及時反饋。堅決做到不制造不良品,不接收不良品,不傳遞不良品。 (3)專檢意識 做了自檢和互檢的動作后,生產主管就可以對專職檢驗員灌輸了:員工一邊要生產,一邊都在做自檢和專檢的工作,做為專職的檢驗員,就更應該有強烈的質量控制意識。 專職的檢驗員如是你部門的下屬,那更好溝通;假如不是你部門的人員,他也會接受你的教導! 02 緊跟過程控制 在管理中,大家都看中結果。因此,很多朋友在談管理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管白貓黑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對于品質的控制,只有緊跟了過程控制,才可控制住品質。 (1)首檢控制 在產品上線前,必須要求主管、品檢人員和員工,對在要投入生產的物料,都要仔細核實;要使用的工裝配備,要確認性能是否穩定完好。 然后小批量生產產品,確認產品是否合格。合格后再上線生產,不合格要查找原因,直至合格才能批量生產。 (2)巡檢控制 在生產過程中,管理人員和品檢要對產品進行抽查,要用80%的精力關注生產中的薄弱環節,如:生手員工、關鍵設備、關鍵崗位等。 (3)終檢控制 在收線時,對于最后的產品,要重點控制,往往此時員工的心態都比較急躁。 03 再加兩把武器 生產過程中的品質控制,不是在上升,就是在下降。如果要實現品質管理的“長治久安”,管理人員就必須隨身攜帶二把武器:“明刀”和“暗箭”。 (1)“明刀”——“三分析三不放過”活動 俗話說明刀易躲,但也要看誰在使刀,又是一把什么樣的刀。如是一位武林高手,手中拿著一把木刀,我想也沒有誰說好躲: 但如果是一位沒練過功夫的人,手中握著明晃晃的寶刀,你敢說好躲嗎?這里所指的武器是有刀譜的“明刀”。 每天生產早會上,都要分析昨日生產中出現和碰到的質量問題,深入分析這些質量問題的危害性,使大家充分認識到不合格品一旦出廠,不僅會對企業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而且將損害用戶利益。 接下來分析產生這些質量的原因,層層追溯,明確質量責任,找出漏洞;在此基礎上,分析應采取的措施付諸實施,及時改進不足。 整個活動過程要真正做到“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質量責任未明確不放過,糾正措施未落實不放過。”管理者每刀手握“明刀”,每天追求質量提高一點點。 (2)“暗箭”——人員質量意識試驗法 俗話說暗箭難防,在品質控制中,如果沒有這把“暗箭”,怎能杜絕員工麻痹大意思想。 人員質量意識試驗法的實施過程是這樣的:管理者不定期地找一些質量缺陷不明顯的不合格品,記下編號或做好標識后,混入一大堆同類產品中間,看員工能否把它們及時、如數地檢查出來。 那些質量意識不強、工作不細致的員工,在碰到這種事先不打招呼,且隨時隨地都可能舉行的“考試”時,就往往很難得到高分。 所以,要想經受住“暗箭”的考驗,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在工作中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心和責任心,“不接收來自上道工序的不合格品,不把不合格品傳遞給下道工序”。
友情鏈接: 彩盒外觀檢測 廣州紙箱廠 涂布印刷一體機 廣州會展公司 唐縣銅雕 頂呱刮 上海印刷廠 橡膠軟接頭 蘇州印刷廠 鎮江印刷廠 南京印刷廠 南京印刷廠家 國外大學百科 國際文憑百科 撓性接頭 氣墊減震器 馬鞍山印刷廠 南京印刷公司 南京禮盒定制 鋁鎂錳板 揚州印刷廠 ISO三體系認證網 污泥干燥設備 皮囊式氣缸 空氣彈簧 印刷消泡劑 購買服務器 世職網 空氣彈簧 橡膠軟接頭 家庭教育